在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第二、三教学楼之间有一片绿地,松柏、草坪簇拥着学校首任校长穰明德的塑像。塑像虽不高大,但平实朴素,在塑像底座上,简短的文字介绍着老校长的生平。
特别之处在于,底座上穰明德的“明”字写成了“眀”,而“德”字则写成了“徳”,有的人以为这是工作失误写成了错别字,也有人以为这是生僻字。然而事实上,这是我国书法中很常见的“异体字”,与其意义相对的就是现代汉语规范书写的“正体字”,两者字音字义相同但字形略有差异,汉字历史上类似一字多形的例子比比皆是,塑像上有个“错别字”的说法不过是一场美丽的误会。
穰明德老校长的一生,富于传奇色彩,而很多传说故事是纪念碑文无法完全承载的……
1912年10月22日,穰明德出生于江西省莲花县坪里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幼时读过两个半年私塾便辍学。1926年,14岁的穰明德投身湘赣地区农民运动,到1932年被编入红八军时,他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革命”,并在这一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穰明德历任红八军、红六军、红二军连政委、团政委,参加了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第十旅政治部主任、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时,历任先遣支队队长、野战军直属队政委。
穰明德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戎马倥偬近20年,长期担任政治委员。
穰明德(右四)踏勘康藏公路
新中国成立后,穰明德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副部长兼公路管理局局长,主管西南地区的公路交通建设,首先面临的任务就是修通康藏公路。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这是李白在《蜀道难》中对四川盆地地形地貌和交通道路的真实描绘。要想在这样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修建公路,难度可想而知。而康藏公路的地质条件更为复杂,山高、谷深、河多、流急。同时,党中央对筑路进度还有严格的时间要求,没有任何条件可讲。
康藏公路从今天的四川雅安开始修起,党中央要求尽快修到甘孜。这段路当时叫康青路,但损毁非常严重。
为了赶在预定的时间通车,穰明德吃住在工地上,与修路战士同甘共苦。穰明德遇到难事善于找群众商量。有一次,他带上酒、4两花生,还有2斤面,找到3位有经验、懂技术的工人,请他们为架设钢桥出主意。工人们当时激动得哭了,他们说:“做了一辈子工人,还没和一位首长碰过杯。”
要保证1954年通车拉萨,必须要跨越怒江。川藏公路要通过的怒江地段海拔2700米,岸边的山直入云霄,高达1900米;江水最深处达29米;流速为8~9米/秒,最大流量可达到12立方米/秒。那浪涛在峡谷中的轰响,那灌满天地的回声,使人们站在一起连讲话都听不清楚。
架设怒江桥的工程由部队和桥工队共同完成。穰明德亲自在工地坐镇指挥。他经常穿一身很久没洗的中山装,留着短短的头发,皮肤被高原的强紫外线晒得黝黑,不知疲倦地指挥着施工队伍。
这里的悬崖峭壁长达数十公里,既然公路要走南线,就要从此处通过。勘探队实在无法攀登峭壁,有8公里的线路没有测量,只得在工程线路设计图上画了7公里的飞线。筑路部队来到怒江东岸以后,第五十四师162团2营组织了6人突击队与急流巨浪搏斗了4天,用橡皮舟把钢丝绳拉到了对岸,架起了铁索吊桥。随后由4连副排长崔锡明和战士张仁义去400米高的悬崖上探险,他们像壁虎似的贴着石壁往上爬,一旦坠崖,必定粉身碎骨。这座吊桥非常窄小,只能单人通过,走在上面的摇晃度比大渡河的铁索桥厉害10倍。千军万马的筑路大军就是从它的木板上踏过的。过了江,接着就爬石崖,要踩着绳梯走 过几百米长的陡壁。架设绳梯是非常不容易的,要在石壁上隔不远打进一根钢针,再用粗绳连接起来,远看像一条被钉死在山腰的长蛇。
穰明德就站在这样的桥上指挥架桥工程。前面的公路快修好了,后边的汽车快要来了。架桥工程师紧张地指挥着,技工同志们日以继夜地工作着,钢桥以惊人的速度向对岸的峡谷伸展。怒江桥用的是比利时的旧材料。架设速度之快出乎许多人的意料。
穰明德(中)在怒江桥通车典礼
挡路的铁闸被推倒了,江水在桥下被驯服了。钢桥像一条巨人的臂膀,紧紧地拉住了两岸。1953年11月1日,怒江桥通车典礼隆重举行。桥头彩门上的对联写着“深山峡谷显好汉,怒江两岸出英雄”。而穰明德指挥架桥的情形也被八一电影制片厂随军摄制组永久地凝固在纪录片《战胜怒江天险》的胶片上。
穰明德出版的专著
穰明德只上过一年私塾。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在战争中挤出时间自学的。为了更好的筑路架桥,为了新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在康藏公路的修建期间,他硬是由一个“门外汉”,迅速地成长为一个筑路专家。1952年他出版了专著《西南公路建设的若干问题》,这本书也成为了学校档案馆的镇馆之宝。
穰明德为1951级毕业生的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