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重庆交通大学档案 (校史) 馆!
当前位置 : 首页> 最新动态> 正文

交大珍档——从七公里到马尼干戈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1日 18:10 浏览量:


四公里、五公里、六公里、七公里、八公里、九公里重庆南岸区学府大道的这几个地名密码般颇具档案感它们来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开始的川黔公路修筑,为了与轮渡码头搭配,从而方便水陆运输,这条传奇公路的以南岸区海棠溪河边码头(当时著名的民生码头)零公里为起点,终点为贵阳,每隔一公里埋设路碑,罗家坝粮站二公里,罗家坝三公里到重庆教育学院则是四公里。当年人烟稀少,根本没有地名,后来人口增加,就以路碑为名,这是一段重庆人也不一定知晓的筑路往事。如今,“零公里”的原址,建成了喜来登“摩天双子塔”斗转星移,如今的学府大道车辆穿梭,轻轨飞架重庆交通大学位于七公里,隐喻一般,这所大学注定与路有关

一度轻轨三号线在七公里的地方叫做二塘站,2019年12月1日正式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站

尼干戈镇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德格县东南部,国道317线,省道456,458线过境,是“出川进藏赴青”的重要交通结点,“马尼干戈”在藏语的意思是,“山坡上铺满了刻有经文的玛”。

2023年马尼干戈航拍图)

这里是神话传说中,格萨尔王和他的草原子民驰骋巡逻的地方,集合了高地所有类型最优质的风光,也伴随着不宜人居的粗砺与荒凉,时至今日,雀儿山东,海子山南的马尼干戈仍是被资深的川西旅行者视为最具“西部感”秘境的选择之一,充满不羁渺茫的想象。清末民初,藏军跨过金沙江,夺取了德格和白玉,马尼干戈便成了西康与西藏的最前哨1946年修建的康青公路是马尼干戈成为公路片主角的重要标志。可是路况实在难以敷用,解放军进入康藏地区后,决定利用康青公路的路基来修筑川藏路。1950年8月30日,公路通抵马尼干戈,18军跨过金沙江,10月在昌都与西藏的重臣阿沛·阿旺晋美和藏军相遇

我们在七公里的重庆交通大学校史馆读到了康藏公路修建史料汇编这本书于1954年10月由康藏公路修建司令部和西南公路工程局着手收集资料,辑有包括首任校长穰明德等多位解放军一线指挥和筑路专家们的文章,全书共61.5万字,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其中第60页,我们读到了关于马尼干戈。

(重庆交通大学校史馆藏《康藏公路修建史料汇编》)

(《康藏公路修建史料汇编》第60页)

1958年,十七岁的重庆忠县少年陈世茂在经历了种种家庭艰辛困苦,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填写志愿时家境贫寒陈世茂,全靠做手艺的两位姐夫的资助才读完中学,于是免费的学校成为首选他的第一志愿就是中央交通部重庆公路工程学校等待放榜的七月,前途未卜的暑天,他在高温下到里去犁田、耙田、割谷田中的粪水蚂蟥催生着命运的焦虑。七月中下旬,交通部重庆公路工程学校录取通知书及电报终于抵达家中!如同天降甘霖。八月二十八日他买到赴重庆的上水轮船票,来到南岸七公里处的交通部重庆公路工程学校报到,九月一日正式开学。在这里他和同学们受教于曾是红军战士的校长邓开祥,受教于新中国第一批公路工程教育专家何景华、周存鑫等名师,完成了四年中专学习。

1962年7月,四川交通厅将学完四年的专科毕业学生留在省内分配工作1962年八月开始,这批学生先在四川省桥梁工程一处劳动锻炼一年,一部分人留在广汉金雁桥,一部分人分到新津羊安大桥劳动实习1963年春节后,这批人又被运送到当时的渠县凉滩闸进行劳动,直到1963年8月劳动实习期满,四川省交通厅才将这届100多名毕业生分配到四川各市地州和各工程处,其中民族自治地区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各分了十名学生经档案馆查证,甘孜总段名交大同学分别是:屈志英分在泸定段,赵本洪留总段,任世文分在乡城段,梁先道分在新都桥养路段艾承平分巴圹段,刘正忠分理圹段,钟昭贵、陈宗琪分甘孜段,史光表、陈世茂被分配到最边远、最艰苦的雀儿山下的马尼干戈养路段

接到分配通知后,没有一个人说不字!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从来不讲条件!听从党的安排交大毕业生们都按照分配时间地点,准时前往报到!1963年八月底,陈世茂就成都的南郊汽车站处买到康定的车票客车少,买到拉米的货车票已属不易,没有特定的坐位,男女老少就坐在上面的大米口袋上!那时汽车到康定要走两天(第一天住雅安或天全县)第2天翻越二郎山崇山峻岭到山顶后拐过上百个弯道下到泸定县经瓦斯沟才到康定县城,一路颠簸,陈世茂毫不例外也晕车呕吐不已,好不容易来到位于将军桥康定甘孜公路养护总段人亊科报

马尼干戈德格县管,这里有马尼干戈汽车站(和马尼干戈养路段同在一个四方形的大院)离这里往雀儿山方向有马尼干戈兵站、马尼干戈邮政所、马尼干戈啇业部、德格县马尼干戈支行等单位这里地势平缓,下面是雀儿山流下来的马尼干戈河地处雀儿山雪山风口处一年四季风沙肆虐。马尼干戈养路段从车站外面的0公里开始一直要管养石渠县及前面到青海省玉树州的安卜拉山交界处的288公里路段!该路平均海拔均在4300到4800米,人烟稀少,气温极低夏天还要穿棉袄、羊皮袄御寒!蔬菜、农作物之类难以生长。全线及县城人等全年都以牛粪为燃料,公路沿线都是牧场,除地方政府设置的乡镇机关外,沿途就只有养路工道班房,每十几公里有道班房,各种条件十分艰苦!陈世茂从1963年到甘孜州工作直到1983年调到成都新津工作一直在甘孜州工作了22年

70年代陈世茂甘孜工作期间参与宣传工作

6、7月还下大雪的马尼干戈对于来自暑热的重庆的他是巨大的穿越,遇到高原反应,随时有生命之虞夜里点煤油灯,白天下工地、道班等去指导工作穿羊皮袄在工地上劳动累了就和身衣服躺坐在路边、地上休息,中午由班里送饭到工地……驾车是不可能的,只是走路步行!生活、气候、环境恶劣,但陈世茂仍然留有重庆崽儿开心的回忆,那是星期天和工人以及藏族同胞一起到河里、沟沟去抓鱼、钓鱼、挖野菜、打雪猪、挖虫草、贝母,既改善了伙食,也得到了片刻的劳动喘息。

2023年11月28日交大档案馆和校友会联合组成的“两路精神传承人寻访小组”抵达成都这一天适逢川青铁路青白江东至镇江关段开通运营新闻媒体广泛聚焦川青铁路通车,把鲜花和掌声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中国人民,他们不畏艰难,一往无前,硬生生在川路上啃出又一条“天路”奇迹川西美景的憧憬近在咫尺因为交通改变的生活对于各族同胞都那么生动鲜活激奋人心,这是对“两路精神”青藏铁路精神最好的继承和传扬。

在成都青羊区里西路129号,重庆交通大学四川校友会联合四川路桥桥梁公司促成了这次同样令人热泪盈眶的寻访。

1958级交大校友2023年再聚首,共话当年)

1958年入学的的交大学子他们均已80多岁高龄他们深情怀念在七公里的学习与生活,在操场上锻炼,去南泉郊游劳动的汗水,尤其难忘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我们在陈世茂和同学们的讲述中拼贴出一代交通学子修路报国的路书,七公里到马尼干戈是一段传奇般不可磨灭的往事。

(陈世茂70年代参与非洲公路援建资料1)

(陈世茂70年代参与非洲公路援建资料2)

(陈世茂主要工作简历资料)

我们对于“两路精神”传承人的寻访已经启程,陈世茂同学离开马尼干戈又修了那些路,他的同学们都怎样践行了一不怕死、二不怕苦;顽强拼博、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两路精神”,期待未完。